姓名:刘明辉
职称:副教授
学历:硕士
单位:中华女子学院法律系
刘明辉,女,1957年生,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得法学硕士,讲授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经济法、法律基础等课。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妇女法。现任中华女子学院法律系经济法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兼任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理事,北京道存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专家组成员。
已出版专著《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险权利研究》一部,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10。主编、参编著作10多部,如,《妇女人权的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主持过部级课题——中国婚姻家庭学会《中外养老保险法比较研究》,曾做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课题等。
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如何签订劳动合同》获院级优秀论文奖,《法庭论辩中的二难推理》获中国法律文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的初步设想》2004年获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论文三等奖,《论劳动法的利益保护结构》2005年获中国劳动法实施十周年论文三等奖,《劳动法领域的哲学思辨》2005年获本院“祖国在我心中”征文二等奖(最高奖),《论男女退休年龄的差异问题》,2006年获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论文二等奖。
主持过省部级课题1项,参加国家级课题3项。
已发部分论文:
1、《论劳动法的利益保护结构》,《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4,8000字。
2、《劳动、劳务、委任三种法律关系辨析》,《法律服务时报》,2002.06.14,7000字。
3、《女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立法思考》,《中国妇女报》,2002.07.8,4000字。
4、《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质疑》,《中华时报》,2003.10.20,3000字。
5、《解决拖欠工资问题重在制度建设》,《法制日报》,2004.1.1,28000字。
6、《论生育保险对妇女人权保障的意义》,《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3.2,1500字。
7、《论欠薪治理长效机制的建立》,《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6.1,1500字。
8、《劳动法领域的哲学思辨》,《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增刊,8000字。
9、《让劳动法的阳光普照人民教师》,《中国教工》杂志,2005.3,2005.3,2800字。
10、《消除性别歧视:劳动法的历史使命》,《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3.1,1800字。
11、《教师劳动权益保护不应缺位》,《中国教工》杂志,2005.8,5000字。
12、《劳动法调整范围中外比较研究》,《中国律师和法学家》,2005.11,17000字。
13、《推定解雇制度初探》,林嘉主编:《劳动法评论》(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
14、《集体协商不走过场的前提》,关怀主编:《工会法与集体合同制度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2。
15、《劳动法调整范围重构》,关怀主编:《工会法与集体合同制度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2。
16、《劳动妇女对法律的期盼》,关怀主编:《工会法与集体合同制度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2。
17、《论男女退休年龄的差异问题》,关怀主编:《工会法与集体合同制度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2。
18、《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起算点新论》,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4.4,2300字。
19、《创设劳动合同法独特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法制日报,2006.4.27,2900字
20、《关于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的立法思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5,17100字。
21、《消除在社会保险制度中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5,8600字。
22、《劳动合同立法不能采纳偏激的观点》,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6.6,1100字。
23、《论在劳动和社会保险领域立法和执法中存在的性别盲点》,《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3,7100字。
24、《企业应当保障女职工依法享有的特殊权利》,工人日报,2006.6.20,4800字
25、《地方反就业性别歧视立法的优势》,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4,3100字。
26、《论防治职场性骚扰的义务主体》,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增刊,8800字。
27、《论劳动合同法对雇佣规则的规范问题》,法学杂志,2006.5,8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