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机构研究人员

The Agency's Researchers
首页 > 社会法学人 > 本机构研究人员 > 正文

覃有土

基本情况

 

 

姓名:覃有土

职称:教授

学历:硕士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个人小传:

覃有土,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田东县人。1970年毕业办任文书工作。1979年考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攻读民商法硕士研究生,1982年结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4年中南政法学院复校后转入该校,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南政法学院副院长。1996年起任武汉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生导师。2000年中南财大与中南政法合并组建中南政法政法大学后,任该校教授、副校长。自1982年以来,从事民商法教学与科研近20年,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民法学、合同法、保险法、票据法、商法总论等课程;相继研究债权法、保险法、票据法、商法总论等课程、相继研究驻法、保险法、社会保障法和商业法基础理论等前沿领域,并在相关领域四次领先国内同行,具有开拓性和创建性;先后出版《债权法》、《保险法》、《社会保障法》(专著)、《商法学》(全国统编教材)(主编)等专著十多部,并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多次获省部级科研奖励。广泛参加了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1998年参加“中美法学教育研讨会”,200011月在澳门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专业方向为商法理论与实务、社会保障法。

 

主要社会兼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行为法学会副会长,武汉市法学会副会长,武汉市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等。

 

 

承担项目:

    1、《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项目,起讫时间为19972000,科研经费3.4万元。

    2、《商法基础理论研究》司法部1999年规划项目,起讫时间为19992001年,科研经费2万元。

 

主要学术观点:

    在债法问题上,认为债是民法学的核心,合同制度为其核心之核心,但合同仅是债的发生根据之一种,它无法代替债梳制度。衡量国民系立法是否完善,当首行其债权立法如保。债权制度富于国际性,立法者应充分采其共通性少其区域色彩。

    在继承法问题上,认为继承权是所有权的派生,调整继承关系的继了法理当列入民法体系。完整的民法体还应包括婚家庭制度。与债权制度富于国性相反,婚姻,继了制度具有浓厚民族色采,爱是海峡两岸婚姻、继承立法司法活动得以沟通的天然基础。

    在保险法问题上,认为保险的职能只能是组织经济补偿。通过收取保险费而积累起来的保险基金,类似银行储蓄的储蓄资金,是对作为一个总体的被保险人的一种负债,不能视为保险人的利润而据以纳税,否则,保险的果将是不保险了。告知关非保险俣同义务,它只是合同成立前要保人为意思表示,合同成立之前是不存在义务的。

    在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问题上,认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不是靠学生们争论出来的,也不是立法者所能解决的问题,经济法能够独立,应由实践去定语。

    在民法与商法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各有其历史因由与法文化原则,二者各有其利弊,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地予以肯定和否定。

    在社会保障问题上,认为社会保障法骒顺就成法(私权)社会化的产物,是从“契约”到“身份”变适的标志;民法骒社会保障法的私法文化,社会保障法是对传统民法于生存权保障之缺失的补充;社会保障法之研究与构建,应以生存权为中心,整合包括民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之理念与价值,作一体化研究。

 

 

原载于中国私法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网站

分享到:

在线调查

Online survey
2010年11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社会保险法》,作为我国社会保险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层级的规范性文件,您对其实效的预期:
该法的实施将极大的提升公民社会保险权益的保障水平
该法规定过于原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现状
该法的实效,取决于多重因素,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