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书屋

首页 > 法律书屋 > 理论书屋 > 正文

荐书|《劳动法的教义学建构研究》

来源:沈建峰
119
2024/4/22

劳动法的教义学建构研究

沈建峰 著

法律出版社 2024年4月版

作者简介

沈建峰,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青年龙马学者。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劳动学会劳动人事争议委员会副会长,国家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全总工会理论与劳动关系智库专家。洪堡学者(联邦德国总理奖学金获得者)。2013年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近年来,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等杂志发表文章60余篇。出版专著《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等2部,译著《德国劳动法》等2部,参著《外国劳动法学》等多部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课题等科研项目。先后荣获第五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二届首都优秀法学成果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内容简介

“劳动法的法教义学展开”与“劳动法作为特别私法”两个命题在本书研究中处于一种一体两面的关系:本书以劳动法与私法的关系为起点和外在的命题,阐释劳动法的规范与体系这一最终的,也是内在的命题。读者也可以以“劳动法作为特别私法”为题阅读本书。但对作者来说,劳动法是不是私法并不具有根本性,如何构建劳动法的规范与体系才是劳动法研究的根本所在。

目录

绪论 问题、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历史商谈:问题的背景与起点

一、从身份到契约的发展以及工业化时代的社会问题

二、劳动法第一次被放逐:公法、身份法、团体、阶级

三、劳动法第二次被放逐:苏联模式下劳动法和民法的分野

四、市场化与非市场化思路的竞争与融合及中国劳动法的理论困惑

第一编 劳动关系的范畴及其教义学展开

第二章 劳动关系作为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研究的外部视角: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分离的缘起与问题

二、法律何以调整​社会关系及劳动关系

三、劳动关系法律内涵的澄清

四、重构以劳动关系为中心的劳动法体系

五、结论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法律属性:人法关系、共同体关系抑或交易关系

一、劳动关系法律属性确定的方法论与目的论:从描述到规范与体系

二、从属性劳动的基本内涵:从多元到一元

三、人格从属性劳动的制度归入:从人法到共同体

四、劳动关系作为继续性债之关系

五、结论

第四章 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险的关系

一、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险:社会问题的内化解决与外化解决

二、社会保险的功能扩张及其对劳动法的功能替代

三、社会保险关系对劳动关系的超越及其体现

四、社会保险超越劳动关系的限度与未来

五、结论

第二编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及其教义学结构

第五章 重申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地位

一、劳动合同的本质:合意抑或形式

二、劳动关系的建立:用工还是合意

三、劳动关系的内容确定:合意、事实抑或规则

四、劳动合同的消灭:通过合意安排劳动合同消灭的可能与限度

五、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合同逻辑

六、结论

第六章 用人单位指示权的私法构造

一、用人单位指示权的缺失及其制度定位

二、用人单位指示权存在的正当性基础

三、填充型形成权:用人单位指示权的法律属性

四、用人单位指示权的法律限度

五、结论

第七章 劳动基准法的私法效力

一、劳动基准法作为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强行法

二、劳动基准法的效力结构类型及其选择

三、公法性劳动基准法进入私人关系的路径

四、劳动基准法私法效力的具体形态

五、私法效力与公法效力的协调

六、结论

第八章 集体合同的私法属性

一、集体合同作为自治机制和市场机制

二、集体合同作为合同:可能与困境

三、集体合同的规范效力:突破与解释的新努力

四、结论:集体合同是一种私法属性的法律行为

第九章 用人单位规章的制定模式与私法解释

一、用人单位规章制定的不同模式

二、用人单位规章效力控制的不同模式

三、用人单位规章效力合理性说明的不同模式

四、用人单位规章制定、效力控制以及合理性说明模式差异的根源

五、用人单位规章正当性基础的再说明

六、我国用人单位规章的效力控制

第三编 用工关系协调的教义学展望

第十章 用工关系调整的法律谱系及其完善

一、使用他人劳动力之法律工具的历史图景

二、数字时代去劳动关系化的发展与劳动法的危机

三、拯救劳动法:扩大劳动关系范围与分类处理

四、用工关系法律调整的方法革新:从楚河汉界到次序交融

五、用工关系法律协调制度的完善

六、结论

第十一章 劳动的法典:协调用工关系的统一法典

一、历史之维:劳动法对雇佣合同的功能替代

二、法源之维:部门法的独立性与法源的交叉性

三、谱系之维:形成从雇佣合同到劳动合同的类型序列

四、体系之维:劳动法典的基本结构

五、结论

(仅供参考,请以实书为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教研中心

责任编辑:詹钰涵

审核编辑:高兰兰

分享到:

在线调查

Online survey
2010年11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社会保险法》,作为我国社会保险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层级的规范性文件,您对其实效的预期:
该法的实施将极大的提升公民社会保险权益的保障水平
该法规定过于原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现状
该法的实效,取决于多重因素,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