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黎建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海商法和保险法研究所主任;中国劳动保障监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社会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纲要重点支撑课题首席专家。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专家顾问。
曾就职于国家劳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前身),任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副处长,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起草、论证和研讨。
内容简介
《无障碍法治论》是黎建飞教授专门从事残疾人法研究的16年的工作总结和感悟,全书分为“无障碍法治专论”和“无障碍法治杂谈”两部分。这两部分整体呈现了我国残疾人权益和无障碍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部分论述了无障碍法律责任、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权、域外无障碍法制比较、《无障碍建设条例》修改意见与专家建议、《无障碍法》的价值与构想等内容,第二部分收录了作者十几年来关于残疾人立法工作的一些随想、随笔、感悟、日志、日记和论文等内容。
目录
无障碍法治专论
无障碍法律责任
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权
域外无障碍法治比较
《无障碍建设条例》修改建议与专家意见
《无障碍法》的价值与构想
无障碍环境法(专家建议稿)
《无障碍环境法(草案)》立法说明(专家建议稿)
残疾人服务机构管理办法(专家建议稿)
残疾人托养服务法律问题研究报告
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条例(修订)(专家建议稿)
《北京市无障碍建设条例》制定可行性报告
无障碍法治杂谈
关爱残疾人,共创美丽和谐社会
残疾人权益保障事业需要您的关爱
心灵的震撼
压榨残障,其无后乎
残疾人的入学与就业
想要有个家
盲道不忙
北京按摩医院法律志愿服务
读懂我的心
向他们致敬
幼稚与愚昧
婚姻的意义
社会与残疾
为呐喊者喝彩
以法律的名义
诉讼的意义
特殊问题特殊化和一般化
立案庭懂手语了
残疾儿童的社会救助
劳动法的新保护
维权的成本
《残疾人权利公约》解读
自强自立与残疾人
善政暖如春
撬动心灵的支点
颁奖有感
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制课题
一位非专业人士的专业立法技能
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制保障
老了,要钱更要人
用法律保障残疾人权益
“可以”免费
被拒载后的联合起诉
为残疾人“雪中送炭”
建议央视节目配手语字幕
我的专业要求
拒绝高位截瘫旅客登机违法
老龄化对策
有缺陷,才是人
公益讲座进社区
教育与其他
出生的权利
常回家看看
轮椅里的老人与童车里的孩子
在耶鲁学手语
融入还是认同
为了你好
《残障人法教程》中英文版的出版
法制的阳光
导盲犬不是“狗”
划船人与导盲犬
人的主题
哈佛的独舞
家庭无障碍
文明标志的法律站位
护航无障碍
无障碍为何如此重要
障碍的成因
合适的称呼
用人与用“犬”
拒载与折返
“残疾人法”30年
无障碍电影
善待残疾员工
回答两个问题
无障碍的受益人
无障碍的文采
合理便利
任重道远
无障碍有尊严
无障碍的台阶
无障碍的代码
无障碍的轻佻
法律不是槛
无障碍的提示
让他们去看看
朋友您好
无障碍的态度
残而不废
禁止歧视
无障碍的群体法治
无障碍的立法范畴
无障碍的立法术语
无障碍的立法重点
无障碍的扩展
轮椅上的守望
无障碍助浴
无障碍的门槛
无障碍的刑事处罚
尚能饭否
子非鱼,安知鱼之难
老人的手与机
社会法与社会成本
不要问,为什么
治愈与理解
残疾与失业
诉讼无障碍
今天和明天
亲,在吗
成本,成本
老相处,老难处
亲爱的,机顶盒
长寿之窘
无障碍三愿
负重
写“法”漫谈
(仅供参考,请以实书为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教研中心
责任编辑:孟子煜
审核编辑:方志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