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书屋

首页 > 法律书屋 > 理论书屋 > 正文

劳动权论

来源:李炳安
3368
2006/9/26

李炳安

 

书名:劳动权论

作者:李炳安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页数:296

定价:25.00

出版日期:20062

 

 

内容简介: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尽管依靠劳动谋生似乎是人们的一项永恒的要求,但劳动并非自古就是作为人的一项权利而存在的。劳动从仅仅为一种必然的生存行为发展为人们的一项重要权利,是无产者对有产者的胜利,是社会的一个巨大进步,也是人权事业取得的重大硕果。

 

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自从资本主义产生以来,一直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矛盾,劳资关系也一直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正如恩格斯指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因此,劳资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劳资问题与社会权利的配置相关联,代表劳动者利益的劳动权与代表雇主利益的产权构成了市场经济……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劳动权的基本理论…………………………………(1)

第一节劳动权的基本含义………………………………(4)

一、我国学者对劳动权概念的研究概览………………(4)

二、国外学者的工作权观………………………………(9)

三、我们对劳动权概念的认识…………………………(11)

第二节劳动权的基本性质………………………………(13)

一、劳动是人们在现代社会里的一项权利……………(13)

二、劳动权是一项基本人权……………………………(20)

第三节劳动权的基本价值………………………………(27)

一、秩序价值……………………………………………(28)

二、生存价值……………………………………………(31)

三、发展价值…………………………………………(33)

 

第二章劳动权产生的历史背景……………………………(38)

第一节劳动权产生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38)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劳动权思想……………………(49)

二、经济学说中的福利国家思想………………………(50)

三、自然法学派中有关学者的劳动权思想……………(62)

四、社会连带主义和互助理论…………………………(69)

第二节劳动权产生的经济、政治背景…………………(75)

一、劳动权产生的经济背景……………………………(76)

二、劳动权产生的政治背景…………………………(85)

 

第三章劳动权的主体………………………………………(93)

第一节劳动权的权利主体………………………………(93)

一、公民……………………………………………(94)

二、工会…………………………………………………(95)

三、外国人的劳动权利主体问题………………………(98)

第二节劳动权的义务主体………………………………(103)

一、国家的义务…………………………………………(103)

二、雇主的义务…………………………………………(109)

三、跨国公司的义务问题………………………………(116)

 

第四章劳动权的基本内容…………………………………(121)

第一节劳动权的基本内容()………………………(121)

一、就业权……………………………………………(121)

二、职业培训权…………………………………………(133)

三、获得最低工资标准权………………………………(135)

四、劳动安全权…………………………………………(137)

五、休息权………………………………………………(140)

第二节劳动权的基本内容()………………………(144)

一、团结权………………………………………………(144)

二、集体谈判权(团体交涉权)………………………(153)

三、罢工权(团体行动权)……………………………(158)

 

第五章劳动权的保障………………………………………(167)

第一节劳动权的法律保障历程…………………………(167)

一、世界范围内的劳动权的立法保护历程……………(168)

二、保障劳动权的国际人权法在国内的效力…………(175)

三、劳动权上升为公法保障的意义……………………(178)

第二节劳动权在我国的实施状况………………………(180)

一、就业权的实施状况…………………………………(181)

二、劳动安全权的实施状况……………………………(187)

三、自由择业权和集体谈判权的实施状况……………(190)

四、最低工资标准权和劳动报酬权的实施状况………(193)

五、职业培训权的实施状况……………………………(196)

六、劳动者团结权的实施状况…………………………(200)

第三节劳动权的保障……………………………………(201)

一、立法机关的立法保障……………………………(201)

二、行政机关的执法保障………………………………(219)

三、司法机关的司法保障………………………………(240)

 

主要参考艾献…………………………………………………(279)

 

后记…………………………………………………………(295)

 

 

分享到:

在线调查

Online survey
2010年11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社会保险法》,作为我国社会保险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层级的规范性文件,您对其实效的预期:
该法的实施将极大的提升公民社会保险权益的保障水平
该法规定过于原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现状
该法的实效,取决于多重因素,有待观察